中国人民银行在昨日10 日于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盘点央行的 2019 金融科技一文,文中称,央行在坚持双层运营、M0 替代、可匿名的前提下,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法定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、标准制定、功能研发和联调测试等工作。

在中国央行发布的盘点央行的 2019 金融科技中写道:新型金融标准体系持续完善;现行金融国家标准 65 项、行业标准 253 项,多项标准涵盖金融产品服务、金融基础设施、金融统计、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等各方面,而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 17 项金融行业标准也正在加紧研制当中。

中国央行:基本完成数位人民币 DCEP 顶层设计、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

另外,在盘点中国央行过去一年来的政绩时,文中指出金融标准支持金融业双向开放,在中国金融市场推广应用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的努力也有显着成效,目前在中国,持码机构数量突破 1 万家,并在信用评级、证券开户、银行间债券市场、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等领域都有提出相对的应用规则。

而与哈萨克、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标准交流的合作也开始逐步深入,中国央行领头研制银行产品服务、金融科技、资本市场技术、条码支付、可持续金融术语等领域共 9 项 ISO 标准。

有序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试验工作

除了上述总总突破外,更加受到大众关注的就是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画CBDC,这次在盘点央行的 2019 一文中也纳入了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目前发展进度。

图片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

binance交易平台

中国央行指出:

而在本月稍早中国人民银行也在金融科技委员会议上表示在 2020 年会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,现在回顾过去 2019 已经完成许多研发和设计等工作,2020 年很有可能就会看见中国一心推广的数位人民币落地应用。